经常胃胀,吃一点就饱,检查又没问题,你可能患了这个疾病!发表时间:2024-07-31 18:00 据统计,世界范围内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21%,也就是说每5个人就有1人患病,每2个胃肠病人,就有1人消化不良,即便使用药物治疗后,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,复发率仍高达24%。 而且女性、吸烟者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患病风险更高。患有消化不良,自身摄入的营养得不到补充,导致身体虚弱,抵抗力弱。 消化不良是一组位于上腹部的慢性症状,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、餐后上腹饱胀或早饱感,可伴食欲不振、嗳气、恶心或呕吐等。消化不良从病因上可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。 指的是有明确的器质性、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,比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、糜烂性胃炎、胃癌等引起的消化不良; 是通过内镜、生化等检查,没有发现可以解释消化不良症状的器质性疾病。简单来说,就是身体零件没有坏,只是不好好干活了。它是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类型,也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。 想知道自己的消化好不好,不妨对照看这三点: ★看自己的粪便:大便越稀烂、越不成型就是消化不好,消化好的大便是干的、成型的。 ★看产气多不多:无论打嗝还是放屁过多都是消化不好的表现。因为消化不好,肠道里面残留营养物质多了,发酵多了,就会出现气体,导致打嗝、嗳气以及放屁多、放臭屁。 ★看胃肠道感受:如果有腹部发胀,尤其是餐后饱胀,多是消化不良。 ①偏食的人:有些小孩子由于这不吃那不吃、偏食,会造成胃消化吸收不良。 ②青春期的人:青春期的人学习等各方面压力大,而且青少年的胃肠容易出现应激反应,影响消化功能。 ③老年人:有时候老年人胃口不好、吃得少,也会造成消化不良的问题。还有体质脆弱人群、需要补充营养的人群。 ④压力大的人:精神压力大容易使人缺少消化酶,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问题。 ⑤有糖尿病的人: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腺功能减退,会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,影响食物的消化。 ⑥饮食不规律的人:很多人不是按顿吃饭,而是想起来就吃,或者一忙就不吃,或者拿零食当饭吃,没有规律。这容易引发消化道里消化酶跟食物结合比例不好,影响消化吸收效率。 ①避免油腻食物:油腻食物是导致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因此,适当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,如油炸食品、肥肉等,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。 ②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:多吃易消化的食物,如稀饭、面条、蔬菜、水果等,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,促进消化。 ③规律饮食:规律饮食有助于肠胃蠕动,促进消化。建议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。 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,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症状。建议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游泳等。 ①戒烟限酒:吸烟和饮酒都会对肠胃造成刺激,影响消化。建议戒烟限酒。 ②充足睡眠: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消化。建议每晚保证7-8小时的睡眠时间。 ③放松心情:紧张、焦虑等情绪会影响胃肠道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。因此,要学会放松心情,保持愉悦的心态。 如果消化不良症状较严重,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来帮助消化,如胃动力药、消化酶等。但需注意,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症状的短期手段,长期依赖药物并不是理想的选择。 消化不良虽然看似小问题,但长期不愈会影响生活质量。通过以上方法调整饮食、增加运动、药物治疗以及调整生活作息和情绪等方面进行改善,相信你的消化不良问题会得到缓解。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症状未得到缓解,请及时就医。 END 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 |